新中国发展日新月异 老物件凝结的时代记忆

 

       70年来,新中国发展日新月异、成就卓著,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生活用品、交通工具,还是通讯设备等,都已几经更新换代。那些见证时代变迁的老物件留在了时光中,留在了记忆里。一本本连环画、一台台黑白电视机、一张张老照片、一封封家书……浓缩了时代记忆和家风传承。本报策划推出特别报道,通过当事人讲述和本报记者采访,与读者一起走近那些饱含时代记忆、接地气、有温度的老物件,感受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群众生活和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图景。

 

电影放映机——

 

怀念看露天电影的日子

 

讲述人: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基地主任朱刚

 

 

在山东青岛电影博物馆中,朱刚与一台老式电影放映机合影。 苏锐/摄

20世纪70年代,我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生活在山东省菏泽市城区。那时最有趣的事,便是晚上和街坊邻居的几个玩伴一起去东关露天电影院看电影。

 

天一擦黑,放映员早早来到露天电影院中间,把“提包机”(当地对便携式电影放映机的俗称)摆出来,正前方十几米处,两根竹竿撑起一块幕布。随着“提包机”的灯亮起,黑白影像出现在幕布上,露天电影就开始了。这时,露天电影院早已挤满了人,来看电影的都是带着小凳、住在城区的百姓,幕布前坐不下,有的人干脆就在幕布后边坐下来。虽然从幕布后边看到的人物、风景都是反的,但人们也愿意看。那个年代,实在没有别的休闲娱乐方式了。

 

那时,电影放映员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圆了儿时的梦想,在菏泽市当了一名电影放映员。彼时,城市的室内电影院刚开始兴起,观众很多,经常早晨7点30分就开始放电影,几拨工作人员轮班,一直放到第二天的凌晨两三点。室内电影院的放映机,比十来斤重的“提包机”更沉,也更先进。

 

20世纪80年代末,大街小巷陆续出现了录像厅,很多电影院开始萧条。再到后来,电视、VCD、DVD、家庭影院,一直发展到现在的互联网电视、巨幕影院等,民众的文化娱乐方式更加多元了。老的电影放映机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无疑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我很怀念看露天电影的日子。

 

时代印记:上世纪70年代,“看电影去”绝对是一句振奋人心的号召。老旧的电影放映机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墙上挂着一块白色的幕布,图像影影绰绰,黑白画面中流淌出声音,夜幕中,电光和欢笑声、斥责声、叹息声、自行车铃声等混成一片,人们交谈着剧情,沉浸在电影的乐趣中。尽管今天,胶片电影在技术上已经被淘汰,但在上一代人的眼中,仍然具有非凡的纪念意义,它是那一代人成长中无法磨灭的印记。

 

黑白电视机——

 

村民了解世界的“奢侈品”

 

讲述人:

 

广东省东莞展览馆馆藏研究人员王佩儿

 

 

王佩儿为参观电视组合柜的观众讲解 (东莞展览馆/供图)

在广东省东莞展览馆,陈列着一件编号为01707、由广州广播设备厂制造的HB-19-1A型12寸黑白电视机。大约在1980年,东莞市石碣镇唐洪管理区(原唐洪大队)花了约300元买回了这台电视机,价格相当于一个普通职工一年的收入,是当之无愧的“奢侈品”。

 

为保护好这台电视机,原唐洪大队特意在祠堂旁边的货仓挖了一个洞,用铁架和木板搭建一个保护架,在外面装上可以上锁的箱门,然后将电视机放在货仓内。大队还安排负责人,每晚6点30分,准时用钥匙打开箱子,给村民播放电视节目。每到这时,村民们拿着小板凳、竹椅等,早早坐在电视前边聊天边等候。电视一打开,大家立刻安静下来,专心观看节目。直到晚上10点左右,负责人关上电视、锁上箱子,村民们才各自回家。当时,电视都要靠自制的“鱼骨”天线来接收信号。村民们便把几根毛竹竿接起来,将天线架得很高,还可以看到香港的电视节目。电视机为村民们展示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使其了解到现代生活的舒适和先进,激发了他们求学求新求变的意识。

 

后来,唐洪管理区将这台黑白电视机捐赠给东莞市展览馆收藏。2016年,展览馆在对基本陈列进行调整优化时,专门设计了电视组合柜,将不同时代的电视机集中展示,从黑白到彩色再到等离子电视,集中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娱乐生活的改善。

 

时代印记:中国第一台自产黑白电视机诞生于1958年,从此改变了中国电视机只能依靠进口的局面。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黑白电视机才进入了普通家庭,一度成为上世纪80年代结婚必备的“三大件”之一。1978年,全国电视机的保有量是150万台(主要集中在工矿企业及政府机关),到了1988年,保有量达1.2亿台,电视真正走进千家万户,通过一档档电视节目,人们得以了解生动鲜活的大千世界,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

 

黑胶唱片、磁带类音像制品——

 

甜蜜的青春记忆

 

讲述人:

 

四川省成都市某艺术剧场工作人员胡图

 

 

胡图收藏的磁带

范晓萱的《你的甜蜜》是我拥有的第一张音乐专辑。1996年我上小学三年级,范晓萱很火,学校里的同学们都很喜欢她的歌,她的每一首歌大家都会唱。那时候,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孩子拥有日本进口的索尼或者爱华牌随身听,每天上下学即便只有5分钟路程,大家也喜欢戴上耳机,欣赏一首歌。

 

那时零用钱很少,父母每次给我1元钱,每个月大概10元,而《你的甜蜜》正版磁带的价格就是10元。每拿到1元钱,我都会翻出家中最厚重的书——《辞海》,郑重其事地将钱夹在书的最中间,就这么攒着、盼着。1个月后,我终于攒齐了10元钱,把《你的甜蜜》带回了家。这张专辑我听了一遍又一遍,以至于我用铅笔转动磁带都能快速找到某一首歌的位置。

 

后来,我搬了很多次家,但这盒磁带一直留着。每当看到这盒磁带,就能想起当年的那种满足感。现在长大了、有工作了,网络上有海量的音乐资源,但那种攒钱买磁带的满足感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时代印记:上世纪90年代,购买一张黑胶唱片或一盒磁带,成为年轻人竞相追赶的潮流。一首老歌唤起一段记忆,黑胶唱片、磁带类音像制品,作为承载一个时代记忆的载体,记录了当时的流行音乐和时代记忆。那时是音像制品的黄金年代,年轻人最大的消遣就是听歌。缓缓转动的唱片或磁带流淌出的音符,给了“70后”“80后”对于世界最美好的遐想及最为丰盛的精神大餐,陪伴了他们的成长,在不少人心中有着特殊地位。

 

砖雕影壁——

 

家训中的义与善

 

受访者:

 

山西省万荣县闫景村村民张梦星

 

 

山西省万荣县闫景村李子用家的家训 宋佳烜/摄

山西省万荣县闫景村里,有一座建于清道光年间(1782—1850)的大院。竖井式四合院里不仅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在部分院落中还能看到哥特式建筑的影子。这座大院的主人是李子用,李家以制作土布起家,以义制利,利义相济,有着遵古“忠恕”的家规家风,乐善好施。

 

上世纪60年代,这座宅邸被闫景中学作为校舍使用,附近村子里的孩子都在这里上中学。今年60岁的张梦星在这里度过了高中时光,他至今还记得,宅子里的砖雕影壁上可见李家教导、警醒后人的家规家训。主宅砖雕影壁上写有:“拥林千顷眼底苍浪方悟种德若种树,存书万卷笔下瀚海方知做文即做人。”主宅院大门两旁镌刻着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粒恒念物力维艰”“祖宗虽远祭祀不可或疏,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校舍那面‘百善壁’据说是李家要求后人代代行善、日日行善、永远行善而立的。老人们常说,李家在灾荒和瘟疫流行的年景中,经常出钱买粮、广设粥棚、放赈舍饭、接济村民,还曾捐重金修缮书院、学校、公路。”张梦星说,李家重义、兴文的家风对周围村落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这里上过学的人。

 

时代印记: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注重家风传承,如《孔子家语》《颜氏家训》等家训传承至今。许多普通人家里存有自己家族的家训。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唯有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好,千千万万个家庭才能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紫檀木戒尺——

 

头顶三尺有神明

 

受访者:

 

现居陕西西安的湖北人王世虎

 

 

戒尺

王世虎家住湖北武当山脚下。他爷爷是一名乡村教师,对子女的管教非常严厉。他特意找人做了一把紫檀木戒尺,并在上面刻下家规:“凡我王氏子孙,做人忌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做事忌无诚、无信、无礼、无节,如有犯者,重责二十。”

 

上世纪60年代,爷爷生活困难。一天,王世虎的爷爷奶奶出去工作,直到中午都没回家,饿得直哭,大伯没办法,就到镇上的公社偷了些粮食。爷爷回家后得知此事,当即拿出戒尺责罚大伯二十大板,然后亲自押着他去公社认错。爷爷挥舞着戒尺说:“穷,并不可怕,做人必须要有骨气!以后谁再做偷鸡摸狗的勾当,我手中的戒尺可六亲不认!”

 

在这把戒尺的鞭策下,王世虎父辈兄妹几个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不仅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而且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出类拔萃。如今,这把紫檀木戒尺被“供奉”在客厅的香台上,每年春节或中秋吃团圆饭时,家里所有人都会对着紫檀木戒尺鞠三个躬。

 

时代印记:戒尺在古代用以提醒人们懂规矩、遵礼法。无论什么时代,从事什么职业,心中都要有一把“无形的戒尺”,约束自己的行为、端正自己的态度,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好的家风就是一把“无形的戒尺”。“戒尺”所塑造的人生观与敬畏心,会教人“丈量”善恶,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选择。

 

话匣子——

 

收音机里的美好时光

 

讲述人:

 

浙江省温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季海波

 

 

季海波的母亲边听收音机边制作木偶 林季聃/摄

1968年,我出生在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从记事起,家中的美多701收音机就是我整个童年及少年时代最亲密的伙伴。

 

听父亲说,买到这台收音机可难了。首先要有购买收音机的票子,然后再去上海买。那时候从泰顺到上海单程就得花上几天时间。这台收音机是父亲去上海出差时花100多元钱买下的,而他当时的月薪才45元。

 

那时候,除了每年看一两场电影外,几乎没有文化生活,听收音机就是最大的享受了。犹记得,王刚的《夜幕下的哈尔滨》,情节一环紧扣一环,令我废寝忘食;单田芳的《隋唐演义》,我雷打不动地收听;还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的儿童节目《小喇叭》……听收音机的快乐和满足无法用言语表达。

 

这台收音机曾是我家最贵重的电器。不用时,上面盖条毛巾挡灰。记得有一次,我趁父亲不在家偷偷调起频道,由于太用力,不小心把调频道的指针弄断了,这可把我吓得够呛。冒着挨打的风险,我承认了错误,父亲没有责罚我,只是说:“要吸取教训,下次小心点。”然后,父亲请朋友修好了指针,当收音机再度传出好听的声音,我才放下了心。

 

后来,我们拥有过双卡收录机、手持式收音机、随身听等,但美多701收音机一直是我家的“宝贝”,至今还能发声。它不仅见证了我的成长,更承载着我们一家人对逝去岁月的美好回忆。

 

时代印记:收音机这个“神秘的话匣子”能说评书、播新闻、放音乐……拥有一台收音机已然成为上世纪60年代家庭生活富裕程度的标杆。那时结婚流行“三转一响”,其中的“响”指的就是收音机,作为当时唯一的电器,是新人们首选的“大件”。

 

连环画——

 

小人书里的大世界

 

讲述人:

 

河北骏驰混凝土有限公司工程师马彦申

 

 

马彦申收藏的连环画 范海刚/摄

我是一个民间连环画收藏者,我的每段人生经历都有连环画的陪伴。

 

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作为最小的孩子,我“继承”了大家看剩下的连环画,十几岁的时候就攒了200多本,让我自豪了好一阵。对连环画的痴迷就是从那会儿开始的,现在一看到连环画我就感到无比亲切,好像回到了童年。

 

说起连环画有很多趣事。记得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新的连环画,就和5个同学步行40里路,到县城去看。看1本书要1分钱,我们看完自己的书,就私底下偷摸换着看,相当于花1分钱看6本。现在,大家只要聚在一起,都会聊起这个事,怀念过去的时光。

 

2000年以来,家里经济条件逐渐宽裕,我就开始“淘”连环画。刚开始“淘”的都是一些中低端品类,随着生活越来越好,也开始“淘”一些高端品类。这些年下来,我收藏的连环画达2万余本。

 

连环画承载了我的童年,更融进了我现在的生活。为了让本地的连环画藏友找到共同的“家”,把连环画收藏走向专业化、知识化,我们开始着手组建连环画协会。“小小的连环画,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也刻下了历史的印记。成立连环画协会的提议,让我们这些藏友感受到了温暖,也坚定了大家用连环画传承中国文化的决心。”一位朋友说。得到朋友的支持和肯定,我非常高兴,接下来的路还很长,我想有连环画的陪伴,路必定会越走越宽。

 

时代印记:连环画也叫“小人书”,分40开、48开、60开等不同开本。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是连环画最为繁荣的时期。在既没有电视,又没有网络,物质和精神生活匮乏、单一的年代,连环画成了孩子们的重要精神食粮,是陪伴孩子们度过快乐童年的“掌中宝”。

 

家书——

 

微信里没有的仪式感

 

受访者: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教工幼教集团员工黄女士

 

 

林觉民《与妻书》(局部)

作为姐姐,给弟弟的18岁生日礼物是一块手表,她在给弟弟的信里说:“18岁,你是成年人了。送给你手表,是希望你做个守时的人。这个守时,不仅仅是约会时的准时到达,更重要的是要遵守人生的时间节点,什么样的年龄做什么样的事情。”

 

时代印记:从中国最早的家书——云梦秦简《黑夫木牍》里感受古人在烽火岁月里的“纸”短情长,到革命志士林觉民的《与妻书》和一封封“红色家书”……见字如面、尺素真情、家书万金。无论是重读自家家信,还是阅读别人家的家书,都能感受到那浓得化不开的情谊。家书是实现“家和”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是人们思亲寄情的纽带,传承着中国人心底最深沉的家风情怀。家书的细节中濡染浸润,言谈举止中传递出教养和安身立命的信念。

 

现代讯息的传递更方便快捷了,家书也以不同的形式在继续,微信、短信、语音、视频、邮件……它们拉近了游子与家的距离,人们对家书有了新的理解:来自家里的消息。

 

剪报——

 

日读书报三章

 

受访者: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居民周海云、周英

 

 

周海云家里的剪报“图书馆”

88岁的周海云家中书柜里一本本“书籍”摆放整齐,随手取下一本,你会惊讶于它的与众不同:书籍的封面是自制的,书页则是由剪报集装而成。如今在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屯渡街道白沙湾社区,谁遇到疑惑难题,居民们总会指向周海云家:“周老用了近40年时间,每日读书剪报,集装成1200多册书籍,内容包罗万象,去那说不定能找到答案。”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便着手打造剪报‘图书馆’,将剪报分门别类集装成盒,这样既有了书的外观,又便于查找。”周海云说,从国家政策到生活常识,从历史典籍到养生保健,从天文地理到文化娱乐,这些“书籍”分类达12种。周海云年轻时就有“日读书报三章”的习惯,退休后时间充裕,家中所订报纸不少于5份。

 

“父亲经常叮嘱我们,欲高门第需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周海云的女儿周英感慨,父亲的好学乐读对他们全家人的影响深远,如今,她也养成了剪报的习惯。

 

时代印记:剪报,一度是普通人关心国家大事的独特方式。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剪报正在退出历史舞台。互联网应用创新层出不穷,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APP等平台成为人们快速了解时事的主要方式。其中,也有手机的某些应用上还贴心搭载了“剪报”功能,或许,在新的时代里,它正以新的面貌走向我们。

 

老照片——

 

家运与国运相连

 

今年90岁的李奶奶出生在一个富庶的家庭,儿时起,她家就有照全家福的习惯,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照片。后来,因为父亲早逝,又遇战争,家道中落,拍照也成了奢侈的事。但李奶奶说,拍照可以“转运”:照片成像是反着的,拍照就可以把运气也反转过来。因此,不论生活多拮据,每逢过年,李奶奶都会把儿女打扮得漂漂亮亮,带去照相馆拍照。

 

如今,李奶奶不再需要用照片“转运”了,但拍摄全家福的习惯始终没有改变,全家福变成了她记录和感受幸福的载体。翻看李奶奶的影集,从最早的黑白照片到后来的彩色照片,再到儿女用相机、手机在家中拍摄的照片,家族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历历在目。“以前生活苦,总想着能转一转运气,现在生活好了,儿女都在外发展,每年一次的全家福,不为别的,就为一家人团团圆圆。”李奶奶说,如今,四世同堂的全家福背后不再是苦难的生活,而是因团聚带来的喜悦和欣慰。

 

作为一名国企驻外员工,李奶奶的儿子每次照相都手持国旗。他说,家运和国运相连,国盛,家顺。

 

时代印记:照片是记录生活和历史的方式之一,老人们手中留存的珍贵老照片,每逢特殊庆典时刻,都会成为媒体关注、翻拍的对象,“拍万遍,不厌倦”。如今,人们还喜欢用手机把自己现在的照片加上“特效”,转换成“老照片”,这不仅是怀旧使然,更是内心对时代变迁的感触。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条)

    热门推荐
    • 沈阳与横滨——王顺一家绚烂多彩的

      沈阳与横滨——王顺一家绚烂多彩的

      书画家王顺的书画艺术生涯,始于2002年。那一年王顺提前8年退休,专心研究书画。那一年,24岁的独生女王雅妤只身东渡日本留学。...

      2023-09-15 来源:未知 浏览:127 次

    • “天上的星辰——丰子恺漫画艺术展

      “天上的星辰——丰子恺漫画艺术展

      2023年适逢丰子恺先生诞辰125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中国现代美术的先驱者,湖州市博物馆(市美术馆)和丰子恺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天上的星辰丰子恺漫画艺术展于4月11日在...

      2023-04-12 来源:未知 浏览:3225 次

    • “三三见久”湖南省南岳衡山展开幕

      “三三见久”湖南省南岳衡山展开幕

      4月11日,由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委、区政府以及湖南、四川、山东三省书法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三三见久南岳衡山展在南岳美术馆开幕,共展出来自湖南、山东、四川三省...

      2023-04-12 来源:未知 浏览:3174 次

    •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与中国东方演艺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与中国东方演艺

      4月10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文艺评论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在京举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中国评协副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

      2023-04-12 来源:未知 浏览:3180 次

    • 4件圆明园兽首铜像亮相第二届中国海

      4件圆明园兽首铜像亮相第二届中国海

      今日(4月11日),第二届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展览暨中国海外文物回归成果精品展开展仪式(保利文化展区)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

      2023-04-12 来源:未知 浏览:2947 次

    • 莫其康: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莫其康: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莫其康, 笔名祈康、齐康,1949年2月14日生,江苏兴化人。原兴化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兼市委研究室主任,曾任中国水浒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会理事、中国商...

      2023-01-29 来源:未知 浏览:2208 次

    • 沈阳万泉花鱼古玩城首届——丹青书

      沈阳万泉花鱼古玩城首届——丹青书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1周年纪念之际,红太阳书画院,辽宁国画院于2022年6月25日在沈阳万泉花鱼古玩城举行庆七一、首届书画展开幕式。 由地区领导主持了开幕式,辽宁...

      2022-07-06 来源:未知 浏览:3231 次

    • “永远跟党走,一起向未来”沈阳阜

      “永远跟党走,一起向未来”沈阳阜

      沈阳市阜新企业商会,沈阳消防烧伤医院,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东北分会)主题活动...

      2022-07-05 来源:未知 浏览:160 次

    • 中国当代艺术家们走进《耀华时代》

      中国当代艺术家们走进《耀华时代》

      ZHONG GUO 2022 友谊相聚,同绘宏伟蓝图 群策群力,共创辉煌业绩 时代春风吹开百花争艳,市场巨潮激荡千帆竞发。1月24日下午,由协会秘书长领队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们走进...

      2022-01-28 来源:未知 浏览:1857 次

    • 70余幅作品、4个篇章带你走进李可染

      70余幅作品、4个篇章带你走进李可染

      观察入微,一笔不苟,了然于胸,有条不紊的铅笔素描;外师造化,上溯宋元,立足当代,放眼世界,新题材、新格式、新笔墨、新意境而一新中国山水画的李家山水;以...

      2021-09-09 来源:未知 浏览:1715 次

    • 第十一届(IPA)国际摄影艺术展评选

      第十一届(IPA)国际摄影艺术展评选

      IPA第十一届国际摄影艺术展作品评选工作于近日结束,343幅作品获得金、银、铜、丝带等级奖及入围优秀奖。 本届征稿从2020年7月开始至2021年8月结束,共收到了来自世界...

      2021-08-11 来源:未知 浏览:1871 次

    • 盛世华章 周殿平精品展开幕

      盛世华章 周殿平精品展开幕

      生活画店很荣幸的宣布:周殿平精品画展于 北京红螺书院 开幕,展期 2021年6月30日7月10日 。 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盛世华章中国当代画马名家周殿平精品展于...

      2021-07-03 来源:未知 浏览:2006 次

    • 周克吾谷:日常的书写就可以直击灵

      周克吾谷:日常的书写就可以直击灵

      看到艺术家周克吾谷的水墨作品,很可能会颠覆你对水墨的固有认知。在整幅抽象作品中,你可能找不到太具体的形象或者符号,反而夺人眼球的是粗壮的黑色线条肆意弥...

      2021-07-03 来源:未知 浏览:1642 次

    • 亚洲规模最大现代设计展于清华大学

      亚洲规模最大现代设计展于清华大学

      像家具这样的日常之物,要如何与乌托邦这样一种看似遥远而梦幻的主题连接起来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于6月1日开启的年度首个特展设计乌托邦1880-1980:百年设计史...

      2021-06-16 来源:未知 浏览:1683 次

    • 第三届“央美 鲁信全国儿童美术书法

      第三届“央美 鲁信全国儿童美术书法

      从牙牙学语到耄耋之年,人的一生都需要美带来的幸福与启迪。2021年4月25日,中央美术学院和鲁信集团旗下山东省鲁信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的第三届央美鲁信全国儿童美...

      2021-06-16 来源:未知 浏览:1648 次

    • 傅抱石《对弈图》隆重登陆佳士得香

      傅抱石《对弈图》隆重登陆佳士得香

      佳士得香港2021年春季拍卖隆重呈献傅抱石金刚坡时期高古人物珍品 《对弈图》。此幅氛围旷达萧散,人物神情细腻,似将观画者亦纳入屏息观棋之画中世界,堪称傅抱石...

      2021-04-15 来源:未知 浏览:1738 次

    • 福建博物院开展“草原王朝——辽代

      福建博物院开展“草原王朝——辽代

      近日,一场极富草原历史文化特色的草原王朝辽代文物精品展,亮相福建博物院展厅,共展出120件珍贵文物,其中仅一级文物就达54件。 辽代(9071125)是由契丹族建立的朝...

      2021-04-15 来源:未知 浏览:1685 次

    • 西方艺术稀世名作首次亮相亚洲:毕

      西方艺术稀世名作首次亮相亚洲:毕

      一批西方艺术稀世名作包括梵高、毕加索、高更、雷诺阿、蒙克、夏加尔等大师作品将于3月25日至5月31日期间亮相香港厉蔚阁牛年开春大展春华秋实(Eternal Seasons) 主题群展...

      2021-04-15 来源:未知 浏览:1703 次

    • 2021年中俄油画艺术展“消融”在哈尔

      2021年中俄油画艺术展“消融”在哈尔

      近日,2021年中俄油画艺术展开幕。此次展览以消融为主题,旨在展示中国北方由冬入春,迎接冰雪消融的好时光,也体现了病毒瘟疫如冰雪遇春般消融于过去。 此次展览...

      2021-04-15 来源:未知 浏览:1698 次

    • 《大三国志展》31日晚在成都武侯祠博

      《大三国志展》31日晚在成都武侯祠博

      在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四川省文物局、成都市人民政府及国内数十家文博单位代表的共同见证下,历时近两年策划筹备的《大三国志展》于31日晚在成都武侯...

      2021-04-15 来源:未知 浏览:1592 次

    • 欧洲艺术拍卖:梵高《蒙马特街景》

      欧洲艺术拍卖:梵高《蒙马特街景》

      3月25日晚,苏富比伦敦及巴黎双城拍卖会举槌。作为今年春季欧洲艺术拍卖的一大盛事,这场跨越英伦海峡的拍卖呈现了从西洋古典艺术至21世纪的名家之作。 首先开始的...

      2021-04-02 来源:未知 浏览:1543 次

    • “第三届中国时装画大展——长春站

      “第三届中国时装画大展——长春站

      2021年3月26日第三届中国时装画大展长春站在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服装设计艺术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021-03-30 来源:未知 浏览:1602 次

    • 2021辽宁沈阳书画艺术藏品爱心公益活

      2021辽宁沈阳书画艺术藏品爱心公益活

      献礼建党100周年2021·书画艺术藏品爱心公益活动...

      2021-03-11 来源:未知 浏览:1033 次

    • “锦绣潇湘任你游”走进东北三省推

      “锦绣潇湘任你游”走进东北三省推

      随着国内疫情趋于稳定,湖南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促进文旅复苏的系列措施。本月启动的锦绣潇湘任你游走进东北三省湖南文化旅游推广周,就是湖南省首次组团走进东北三...

      2020-12-07 来源:未知 浏览:1671 次

    • “西域胜境 神韵黄南”热贡——河湟

      “西域胜境 神韵黄南”热贡——河湟

      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黄南州人民政府主办,旨在推广西北地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的西域胜境神韵黄南热贡--河湟文化全季精品旅游线路踩线活动在黄南州举办...

      2020-12-07 来源:未知 浏览:833 次

    • 疏影暗香——纪念张书旂诞辰120周年

      疏影暗香——纪念张书旂诞辰120周年

      暗香,1954年,浦江美术馆藏。张书旂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疏影暗香纪念张书旂诞辰120周年艺术展,希望通过系统回顾张书旂先生独特的艺术...

      2020-11-23 来源:未知 浏览:1815 次

    • 鲁迅美院为14位老艺术家办展 “继承

      鲁迅美院为14位老艺术家办展 “继承

      11月10日,继承鲁艺传统,传承艺术精神鲁迅美术学院推介艺术家文献展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此展集中展示了鲁迅美术学院14位老艺术家各个时期的代表作、著作、...

      2020-11-13 来源:未知 浏览:2029 次

    • 5万观众观展四川省脱贫攻坚主题美术

      5万观众观展四川省脱贫攻坚主题美术

      11月6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四川省诗书画院、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省文化馆承办的把大凉山寄给世界四川省脱贫攻坚主题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在四川省美术...

      2020-11-06 来源:未知 浏览:1763 次

    • 舞剧《杜甫》入选庆祝建党100周年重

      舞剧《杜甫》入选庆祝建党100周年重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日前发文公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名单,重庆歌舞团原创舞剧《杜甫》入选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重点...

      2020-11-06 来源:未知 浏览:1581 次

    • “万古云霄一羽毛——书画中的诸葛

      “万古云霄一羽毛——书画中的诸葛

      11月6日,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与襄阳市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万古云霄一羽毛书画中的诸葛亮》特展在襄阳市博物馆四楼临展厅亮相。本次展览共展出展品28件,其中书画精...

      2020-11-06 来源:未知 浏览:1682 次

    • 遗记 重生——张娜陶瓷艺术个人作品

      遗记 重生——张娜陶瓷艺术个人作品

      10月17日,由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沈阳建筑大学、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共同主办的2020沈阳艺术节构成单元遗记重生:张娜陶瓷艺术作品展在中国工业博物馆开...

      2020-10-23 来源:未知 浏览:1661 次

    • 万成国画研修班作品展在铁岭昌图县

      万成国画研修班作品展在铁岭昌图县

      由铁岭昌图县文学艺术届联合会、昌图县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昌图县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黑土丹青歌盛世万成国画研修班作品展》于10月21日上午在昌...

      2020-10-23 来源:未知 浏览:2232 次

    • 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举办“新时期

      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举办“新时期

      新时期连环画的使命与担当系列学术活动日前在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举办,来自国内的连环画家和美术理论家30余人,结合在抗击疫情过程中连环画所表现出的优势,对...

      2020-10-13 来源:未知 浏览:1625 次

    • 中秋国庆中建一局举办下基层慰问文

      中秋国庆中建一局举办下基层慰问文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国庆中秋双节来临之际,由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承办,中建一局广发金融中心项目协办的劳动建功...

      2020-09-30 来源:未知 浏览:1619 次

    • 湖南省文化馆举办武汉立中堂民国风

      湖南省文化馆举办武汉立中堂民国风

      9月29日,由湖南省文化馆主办的武汉立中堂民国风摄影暨收藏展览在湖南省文化馆开幕,共展出民国老照片、民国月份牌、民国风摄影作品等120幅,将观众瞬间带进民国风...

      2020-09-30 来源:未知 浏览:1620 次

    • 辽宁省第十一届艺术节综述——满目

      辽宁省第十一届艺术节综述——满目

      9月15日至29日,辽宁省第十一届艺术节举行。创办于1989年的辽宁省艺术节,是该省最高级别的艺术盛会,每三年举办一届。近年来,辽宁的艺术工作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

      2020-09-30 来源:未知 浏览:1838 次

    • 国博: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启幕

      国博: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启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元代磁州窑白地褐彩龙凤纹大罐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玉壶春瓶 碗礁I号沉船出水瓷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2020-09-07 来源:未知 浏览:1137 次

    • 非遗微电影《十三村酱菜的传说》湖

      非遗微电影《十三村酱菜的传说》湖

      9月3日,由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监制、临湘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制作的非遗微电影《十三村酱菜的传说》正式封镜,预计今年10月可完成制作与观众见面。 十...

      2020-09-07 来源:未知 浏览:1614 次

    • 山西太原“书写与传承——全国文博

      山西太原“书写与传承——全国文博

      近日,由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办,山西博物院承办的书写与传承全国文博系统70年书画作品展亮相山西博物院。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党副主任周明,山西省文物局...

      2020-09-07 来源:未知 浏览:1497 次

    • 两大世界遗产“牵手”——昆曲《意

      两大世界遗产“牵手”——昆曲《意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实证、2019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良渚古城遗址,和拥有600年历史、我国首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牵手,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2020-08-25 来源:未知 浏览:1632 次

    • “美丽乡村”山西省现代农民画优秀

      “美丽乡村”山西省现代农民画优秀

      8月19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山西省文化馆、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山西省文化馆协会主办的美丽乡村山西省现代农民画优秀作品巡展在山西省临汾市蒲县蒲子文化...

      2020-08-25 来源:未知 浏览:1703 次

    • 大美成都 文旅四川——成都现代风景

      大美成都 文旅四川——成都现代风景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8月20日,由成都现代风景油画院、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主办的大美成都 文旅四川成都现代风景油画院首届作品展开幕仪式在杜甫草堂...

      2020-08-25 来源:未知 浏览:1728 次

    • 《艺术温润心灵》——荆楚“红色文

      《艺术温润心灵》——荆楚“红色文

      2020年7月-9月,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联合各市、州、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局举办《艺术温润心灵》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云演季活动。通过线上云演出,开展每...

      2020-07-13 来源:未知 浏览:1696 次

    • 何柏俊原创艺术激活地方民俗文化 赋

      何柏俊原创艺术激活地方民俗文化 赋

      何柏俊是深圳四三草堂书画研究院院长、高级工艺美术师、彩书艺术家、梅州创意金山文化产业园的掌门人。这个夏天,他异常忙碌,不辞辛苦地奔波于深圳、梅州两地,...

      2020-07-13 来源:未知 浏览:1660 次

    • 时代中国2020年度 人人都是生活艺术家

      时代中国2020年度 人人都是生活艺术家

      6月24日,时代中国发布2020年度品牌主张人人都是生活艺术家,原创品牌MV也同步亮相。时代中国倡导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艺术家,在与时代中国相遇时,都能感受到生活的...

      2020-06-27 来源:未知 浏览:1797 次

    • 中国邀泰国民众云游“如意甘肃”线

      中国邀泰国民众云游“如意甘肃”线

      5月云游中国甘肃特推出兰州、酒泉(敦煌)、张掖和甘南的文化旅游信息。每周一座城市(自治州),在不同的媒体平台分别予以侧重:Instagram主要上传当地文旅图片,...

      2020-05-22 来源:未知 浏览:1646 次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2020-05-22 13:25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走向会...

      2020-05-22 来源:未知 浏览:1704 次

    • 1098厘米的漫画《中国抗疫图鉴》在网

      1098厘米的漫画《中国抗疫图鉴》在网

      泪目!向每一位英雄致敬!近日,一幅长1098 厘米的漫画《中国抗疫图鉴》在网络上火了,引发网友强烈共鸣,全网阅读量已破六亿。这幅作品全景式展现了两个多月来,中...

      2020-04-13 来源:未知 浏览:1678 次

    • 2020,我们这样学雷锋!

      2020,我们这样学雷锋!

      2020年35学雷锋日特别策划 2020年伊始,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我们身边打响。 义无反顾、日夜奋战的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顽强拼搏的党...

      2020-03-05 来源:未知 浏览:1739 次

    • 文旅中国战疫情特别策划 抗击疫情

      文旅中国战疫情特别策划 抗击疫情

      崔薇 /制图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也让2020年的春节变得不同寻常。 随着新冠病毒防控工作的深入,全国上下正在进行一场阻击疫情的攻坚战。...

      2020-02-29 来源:未知 浏览:2037 次

    •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十大扶持措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十大扶持措

      2月13日,记者从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共渡难关的10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今日已正式印发,支持受疫情影响的...

      2020-02-16 来源:未知 浏览:1807 次

    • 佛山65家旅行社发表共同宣言:共克时

      佛山65家旅行社发表共同宣言:共克时

      此次疫情中,广大旅行社企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但他们没有退缩。2月15日,广东省佛山市65家旅行社发表共同宣言,承诺共克时艰,绝不裁员! 上述旅行社在宣言中...

      2020-02-16 来源:未知 浏览:1455 次

    • “欢乐春节·魅力丝路陇原风”文艺演

      “欢乐春节·魅力丝路陇原风”文艺演

      1月9日,欢乐春节魅力丝路陇原风文艺演出在塞内加尔杜杜恩迪亚耶罗斯国家大剧院举行,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张迅,塞内加尔政府代表、文化和新闻部长迪奥普等塞各界...

      2020-01-19 来源:未知 浏览:965 次

    • 2020年湖北武汉:文化和旅游产业迎来

      2020年湖北武汉:文化和旅游产业迎来

      武汉沿江大道跨年夜场景。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2020年第一天,武汉文旅产业迎来开门红。元旦期间,武汉举办了十余场文化和旅游活动,吸引了近30万名市民、游客...

      2020-01-08 来源:未知 浏览:1586 次

    • 贝宁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书法和模特培

      贝宁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书法和模特培

      模特培训班结业展示 书法培训班授课现场 2019年12月16日至23日,中国书法和模特培训班在贝宁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当地120余名中国书法爱好者、80余名专业模特及业余模特...

      2020-01-08 来源:未知 浏览:1537 次

    换一换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