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飞画家简介
刘晓飞,女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沈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画家。
师从于著名山水画家柳春峰老师,著名花鸟画家杨海滨老师、主要作品为工笔及小写意山水及花鸟,其作品深受书画爱好者和收藏家喜欢,并远销西班牙、澳洲、美国等。
作品:《松合之夏》入选2012年中韩美术书法作品交流展
《血润太行》入选2016年纪念党成立95周年——辽宁美协美术作品展
《古松甬道》入围2012年辽宁美协风光优秀美术作品展
《杨柳和风过村前》入围2014年庆祝建国65周年——辽宁美协美术优秀作品展
作品《秋菊》获中国致公党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书画展特别金奖
自幼喜欢画画,小时候能够接触的美术教育就是学校的美术课,盼着美术课的到来,美术作业成绩优秀,小时候的临摹就是年画和小人数书,其写生就是院子里的大丽花和向日葵,画出几张小画觉得甘之如饴。
母亲是远近闻名的绣花能手,记得绣出的丹凤朝阳活灵活现,画稿都是自己创作。受其影响,兄弟姐妹都喜欢画画,虽然由于当时的背景都从事了其它专业,但业余时间都没有放弃爱好和梦想,现在都是出色的画家,就连毕业于清华大学从事导弹专业的大姐,也是一名出色的工笔花鸟画家,每到节假日聚在一起,兄弟姐妹没都会拿出自己的作品欣赏、切磋共同提高乐在其中。
我虽然从事了医生职业,但在中年以后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国画理论基础,专研其中,并在鲁迅美术学院学习了素描。国画基础等等,并临摹了王蒙、四王、董其昌,吴历、文徵明、仇英等作品,汲取了古法精华。
我虽然性格温和,但在绘画上更爱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更热爱大自然,多年来,坚持写生创作,写生数十次,近自北陵、东陵、世博园、千山、辽宁核伙沟,远到绥中加碑岩、北京怀柔,更远至太行山及壁挂公路。大自然青山绿水、鬼斧神工给了我创作的力量和灵感,多年来写生作品近百幅,临摹练就了作品的形和法,写生增添了作品势和魂,热爱大自然增加了作品的情感,更坚定了作者的自信。
由于本职工作的需要,我在退休之前都是休息时间创作,多年来,我的作品大部分都出自夜晚,午夜前是我画画的时间,一山一石、一树一木有三伏天的汗水流淌和三九天的星月的陪伴,每张画都伴随着辛苦和灵魂追求的快乐,有时夜间醒来再看一眼作品无比欣慰。
2011年去千山写生时,无意中发现千山脚下有一片松树底下开满了白色的百合花,按常理思维不会有这种现象,有感于大自然的无奇不有,回到家里我反复构思起稿大胆创作了六尺整幅作品《松合之夏》,参加了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中韩美术书法交流展,一举入选并入展。
作品:国画《松合之夏》入选并入展2012年中韩美术书法作品交流展
作品:《松合之夏》入选并入展2012年中韩美术书法作品交流展现场
作品《松合之夏》获奖证书
由于小时候经常听太行山的抗日故事,所以我对太行山也有一份特殊的向往和情感,太行山素以雄、奇、险、幽、秀、而闻名天下,这一点,在后来两次太行山写生时我深有体会,它千姿百态,它承载着天地间造化的瑰伟,是我心中永远的梦。2016年,我创作的国画《血润太行》参加了2016年纪念党成立95周年暨辽宁美协成立60周年年美术作品展。荣获入选奖项。
国画《血润太行》入选2016年纪念党成立95周年暨辽宁美协成立60周年美术作品展。
国画《血润太行》入选2016年纪念党成立95周年暨辽宁美协成立60周年美术作品展现场
国画《血润太行》入选2016年纪念党成立95周年暨辽宁美协成立60周年美术作品展现场
国画《血润太行》入选证书
2012年,去沈阳东陵公园写生,公园里上万棵松树参天茂盛历经沧桑,昂首相望越过一百单八磴阶梯之上,清福陵古色庄严,有感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伟大,一幅画面在脑海中油然而生,之后,我去过四次东陵公园,创作了国画《古松甬道》,参加了2012年辽宁美协风光优秀美术作品展,获得入围奖项。
国画作品《古松甬道》
国画作品《古松甬道》获奖证书
为了扎扎实实的提高绘画水平,我经常出去写生,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辽宁本溪的核伙沟画家村,核伙沟山势险峻,沟谷纵横,森林茂密水源丰富,其山石文理独特,大小瀑布之多,所看景色无一不奇,是画家的风水宝地,取景即成画,观石就有皴,每次写生都收获之多,
2014年我通过在核伙沟写生创作的国画作品《杨柳和风过村前》参加2014年庆祝建国65周年——辽宁美协美术优秀作品展,获得入围奖项。
国画作品《杨柳和风过村前》
国画作品《杨柳和风过村前》获奖证书
2018年,国画作品《溪山春好》参加沈阳市美协、沈阳日报书画院会员作品展,荣获优秀奖
国画作品《溪山春好》
国画作品《溪山春好》获奖证书
国画《青山映霞》参加2019年沈阳市美协。沈阳日报社建国70周年书画作品展,获入选奖项
国画《青山映霞》
沈阳日报书画院展览现场
国画《青山映霞》获奖证书
国画作品《鸣山翠谷》参加沈阳日报社虎啸迎春振兴花开2022迎春展,获入选奖项。
国画作品《鸣山翠谷》
国画作品《鸣山翠谷》
2020年,我去太行山写生,看到了井底村挂壁公路,穽底村是一个群山峭壁包围下的,好像是沉在井底的一个村庄,要走出村庄,真是难于上青天。
原来穽底村民出山,必经“哈喽梯”。“哈喽梯”凿于清初,整条梯近乎直立,没有扶手,共99盘15000级台阶,向上望如登天。
1996年冬天,穽底村村民开始了愚公移山式的建路施工。“挂壁公路”,村民们通过一钎一锤用了十四年的时间才修完,如今看到的挂壁公路长1500米的公路,完全悬在半山腰,头顶和脚下都是山,有39个洞口自然采光,洞外风景美不胜收。
画家创作源于生活不仅仅是物相的求索,更有心灵震撼和感动,写生回来,根据创作初稿进行二次创作,共创作三稿,历时半个月我创作了国画《神工天径》,本次创作凝聚了我的艰辛和绘画功底,饱含了对太行山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崇拜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是我的理想之作,也受到了专家同行的好评。
作品:国画《神工天径》
作品:国画《鸣山翠谷听泉声》
作品:国画《嵩峰祥云图》
作品:国画《家山春色》
作品:国画《碧岭清润》
作品:国画《丹叶知秋》
作品:国画《山谷人家》
作品:国画《过秋红叶落新诗》
作品:国画《天泉玉谷》
作品:国画《国色天香》
以下是历年写生照片
在核伙沟写生时与著名画家卢志学老师合影
与著名山水画家柳春峰老师合影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条)